《循证的崩溃》一文引起百万关注,颇出乎我的意料;接着被秒删,倒在意料之中。

许多人质问我,既然这药也不行,那药也不行,you can you up,你倒是给个方案啊!不然,难道没有证据就必须等死吗?
是啊,无证可循就只有等死吗?这是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。

当然不是只有等死。虽然新冠状病毒对人类是一个全新的病毒,但是,现代医学业已积累的科学证据的宝库怎么可能是空白呢?你难道以为现代医学是赤膊上阵的吗?

我们还是从抗菌药物说起吧。现状毋庸讳言,从一开始的武汉协和方案起,抗菌药物就堂而皇之不加区别地大量用于新冠肺炎的轻症和重症。那么,这是否属于无证可循下的不得已呢?

不是的,这是典型的有证不循!

新冠肺炎既然确定是病毒性肺炎,则抗菌药物对其无效,这有无数的证据,无可辩解。

只好辩解说是为了预防细菌感染。但病毒性肺炎并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,这个是有证据的。在国家颁布的2015版《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》中,对非手术疾病预防用抗菌药物作了明确的规定,病毒性疾病如普通感冒、麻疹、水痘等,均不是适应证。预防细菌感染只能针对一两种可能的特定细菌,而无法针对所有的细菌进行预防。比如,风湿热需要针对溶血性链球菌用青霉素进行预防。但是,病毒性肺炎你想预防什么细菌?难道想预防所有的细菌?我们看到,即使在方舱医院的轻型病人,也往往用两三种抗菌药物,看来确实是雄心勃勃要预防所有的细菌。

国家五版方案中,也一再强调“避免盲目和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”,何谓“盲目”?何谓“不恰当”?轻型和普通型用抗菌药物预防细菌感染就是“盲目”,没有细菌感染的依据而用就是“不恰当”。

所有这些用法都是典型的抗菌药物滥用,而不是无证可循。有人统计一下新冠肺炎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、联合用药比例、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吗?我相信,一定是惊人的高。在国家近十年的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”活动中,这些滥用都是严厉打击的对象,新冠肺炎难道拥有滥用抗菌药物的豁免权吗?

好吧,说抗菌药物滥用我们还好理解,大家都知道那是不好的东西。抗病毒药物如何呢?

这是一个新病毒,确实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任何药物对它有效。在这种情况下,试用可能有效的药物是容易接受的,那叫“同情用药”。但是,“同情用药”也是有道理可讲的,讲道理的“同情”也是循证,只不过证据强度比较弱而已。瑞德西韦就是这样被选上的,因为它之前通过了二期临床试验,至少证明是安全的;而在动物实验中,证明它对MERS-COV病毒有有限的疗效。虽然这离对新冠肺炎有效还有十万八千里,但它毕竟是距离最近的,其他的药还在体外细胞实验阶段呢。所以,基于同情用药原则,还是试用了它,结果显示了“奇效”。这种个案的“奇效”在现代医学的笼子中没有被放大成“神药”,而是走进了严格设计的三期临床试验的艰难之路。

疫情这么严峻,为什么不直接大量生产直接使用呢?那是因为,现代医学已经深刻理解,个案的“有效”是非常靠不住的,而药物的不良反应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。如果轻易大量使用,它可能不仅不能救人,反而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。这种灾难可能大于新冠肺炎本身,药物史上有很多惨痛的教训,比如反应停和海豹肢畸形。

有人说,就算这样,我还是要用,死马当做活马医,总胜于等死吧。所以,有瑞德西韦固然好,没有的话用点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也好,没有的话用点干扰素也好,再没有用点利巴韦林也行啊。

但是,但是,但是,你为什么认为得了这个病不用药就是等死呢?你为什么就不接受这个病的绝大多数(轻型普通型)其实不用药也可以自愈呢?事实就是,新冠肺炎的痊愈不是靠药物的治愈,而是靠你自己身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自愈。目前声称某种药物治愈新冠肺炎的全是贪功而已。

如果这些药物就像糖果一样,那试试也无妨,说不定试出一个开心果来呢。但你要切记,它们并不是糖果,而是药物,是药三分毒,也许七分毒,是不可以乱试的!我们已经在临床上观察到克立兹导致的腹泻和严重肝损害,而它能否抗新冠病毒却是完全未知的,冒这种无谓的风险划得来吗?

如此说,就不用治疗吗?那要医生何用?

也不是这么个说法,因为并不是非要药物才叫治疗。

吸氧、休息、营养、安慰、正确知识的宣教、不滥用药、监测、隔离,这些都是现代医学“治疗”的内容。这些治疗的作用远远大于无证据的所谓抗病毒的药物。百年前伍连德消灭死亡率近100%肺鼠疫时,靠的不是抗菌药物,而是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。以为只有药物才能对付瘟疫,那完全是错觉。

有很多病是不需要吃药的,比如普通感冒,休息喝水就可以了。新冠肺炎的轻型就像感冒,隔离观察就可以了。如果运气不好,得了重型,那就靠现代重症医学的生命支持技术了。新冠肺炎的治疗其实就是这么简单。

相信我,如果是轻症,不要怕无药可用;你需要怕的,恰恰是滥用药啊!

因为没有特效药物,所以才有无数声称有效的药物。

不是非要用药物才叫治疗,更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药物。

无证可循并非真的无证可循,它其实是不会循证的借口而已。

(来源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-xjrqRxkU0-dofICvTVwcA)